心电图是临床医生经常开具的一类检查,但是也经常有患者质疑:“我这不是心脏病吧?为什么要做心电图检查?”
46岁的吴先生曾因反复胸闷5年余,医院进行多次普通心电图检查以及其他相关检查未见异常,拟“慢性胃炎”进行治疗,病情却一直得不到好转。最后来到我院就诊时,我院专家根据患者之前的就诊经历,为其行运动平板试验检查,检查发现患者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遂建议患者行动态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检查发现患者频发室性早搏、室性心动过速。经药物治疗后,困扰患者多年的胸闷症状终于好转。
为什么心电图是常规体检的项目?
心电图检查为临床医生提供了很多重要的临床信息,为医生的治疗决策提供了诊断依据。
1
确诊心律失常。心电图检查是诊断室早、房颤、室上速、室速等各型心律失常的最有效方法。
2
诊断急性心肌梗死。
3
提示潜在的心脏疾病。如患者有心绞痛症状发作时,常伴随心电图的ST-T改变。心房、心室肥大时,可出现相应P波及QRS、T波改变。
4
初步判断心律失常起源部位,为射频消融术做准备。心内科医生可根据心电图判断心动过速的起源部位,判断心动过速类型,为进一步消融手术做准备。
5
判断药物或电解质情况对心脏的影响。
6
判断人工心脏起搏器工作状况。
心电图检查有哪些类型?1普通心电图最简单、最快捷、最经济,可以了解你当时的心电图情况,判断有无心肌缺血、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2动态心电图能连续记录到被检者日间和夜间时段的心电活动情况,信息量大,可以说几乎不会放过任何一次“偏差”的心电波,从而弥补普通心电图的不足,大大提高对不定时发生的心慌,尤其是对一过性心慌及短暂的胸闷胸痛发作的检出率,包括人们“毫无感觉”——即无症状的异常心电波变化也能被“揪”出来。
3
运动平板试验心电图就是让病人在跑步机上行走,逐渐增加速度,这样就可以将那些工作时、跑步时、干活较多时出现胸闷、胸痛、心慌等症状时的心电图记录下来,可以提高劳力性心肌缺血的诊断率。
4食道心电图对于复杂的心律失常,可以很好地鉴别诊断。同时通过食道电极还可以对药物难以奏效的快速心律失常进行治疗。
5心率变异:是指逐次心跳周期差异的变化情况。它含有神经体液因素对心血管系统调节的信息,从而判断其对心血管等疾病的病情及预防,是预测心脏性猝死和心律失常性事件的一个有价值的指标。
电生理科简介医院电生理科位于内科楼二楼东侧,共有专业技术人员7人,其中主治医师2人。科室现有数字化心电图工作站,十二导联自动分析心电图机,24小时动态脑电图监测仪,24小时动态心电图仪,32导视频脑电图监测仪,进口神经电生理监测设备等。
业务范围:
一、心电图检查
心电图检查是最简单快捷的心脏检查项目,经济实惠,临床诊断价值较高。对各种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冠心病、心绞痛以及心慌、胸闷等症状可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二、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Holter监测)
一种可以长时间连续记录并编集分析心脏在活动和安静状态下心电图变化的方法。可持续监测各种原因的胸闷心慌、晕厥、一过性或阵发性的心肌缺血、心律失常以及用药后的疗效观察等,具有很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三、肌电图检查
主要开展针极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H反射,F反射,神经重复电刺激,瞬目反射,皮肤交感反应,听诱发,体感诱发等检查项目。
四、脑电图检查
主要用于颅内器质性病变,如癫痫、脑炎、脑血管疾病及颅内占位性病变等检查。
五、24小时动态脑电图监测
动态脑电图用于在活动、睡眠等日常生活状态下记录受试者24小时脑电图,适用于常规脑电图检查范围,特别适用于发作性疾病如癫痫、晕厥和睡眠障碍的脑电分析。
急诊急救-
医院电生理科全体医护人员竭诚为您服务!
(点击查看大图)
▲供稿:电生理科马文杰
▲编辑:宣传科
▲审核:医务科尹凤蕾
联系我们
院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