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县万医”专栏
库尔勒
病例报告者:新疆医院朱松峰
病例简介患者男性,54岁,维吾尔族。主诉“持续胸痛2小时”入院。
现病史:患者自诉2个小时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痛,部位位于胸骨后,呈压榨样疼痛,伴大汗淋漓,无放射痛,无恶心和呕吐,无黑朦及晕厥,无视物模糊,无四肢发凉,无阵发性呼吸困难,无端坐呼吸,无咳嗽、咳痰,休息后症状无缓解,为求进一步诊治急来我院就诊,急诊科心电图示:窦性心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以“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收住我科。
既往史: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病史。其他危险因素包括:吸烟(吸烟史40年,平均10支/日,未戒烟)和心血管病家族史(父、母亲均有冠心病病史)。
入院查体:体温36.2℃,脉搏70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97mmHg。神清,精神差,双肺呼吸音略粗,未闻及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70次/分,律齐,心音无异常,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无压痛及反跳痛,双下肢无浮肿。
实验室检查结果:入院急查血常规、肾功能、电解质、心肌标志物(肌钙蛋白I)、凝血常规等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检查显示窦性心律(心率67次/分),Ⅰ度房室传导阻滞,偶发室性期前收缩,可疑前壁心肌梗死,Ⅱ、Ⅲ、aVF导联ST段可见“墓碑样”抬高(ST段与R波等电位或高于R波,与其后的T波升支相融合)。
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功能KillipⅠ级;心律失常、Ⅰ度房室传导阻滞
诊疗经过入院后药物治疗策略:阿司匹林mg嚼服,氯吡格雷mg口服,阿托伐他汀钙80mg口服,兰索拉唑30mg口服,替罗非班静脉持续泵入等。
反复追问病史,考虑患者无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禁忌证,向患者家属交代急诊PCI的必要性、获益和风险,患者及家属表示同意,遂进一步完善术前准备。
考虑患者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在冠状动脉造影前行临时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所见:冠状动脉左主干未见明显异常,左前降支、左回旋支未见明显异常;右冠状动脉远段完全闭塞,TIMI血流0级。
选用Runthrough导丝通过右冠状动脉远段病变,选用MedtronicSprinter2.5mm×20mmSPL球囊送至病变处,以12个大气压×5秒进行预扩张,然后于病变部位置入3.5mm×18mm支架一枚;以16个大气压×5秒扩张释放支架,局部造影可见右冠状动脉无明显残余狭窄。
PCI术中病情变化:置入支架后患者出现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查体:血压68/42mmHg左右,心率:~次/分,给予胺碘酮mg分次静脉注射后,患者可转复为窦性心律,其后再次反复出现“室性心动过速”,先后分4次给予缓慢静脉注射胺碘酮,并在静脉麻醉下给予电复律1次成功,转复为窦性心律,血压回升至/60mmHg,心率70次/分,待血压、心率平稳10分钟后予以撤除导引导丝、球囊、指引导管等,拔出动脉鞘,给予穿刺部位加压包扎后返回病区。
术后药物治疗方案:阿司匹林mg每日1次(qd),氯吡格雷75mgqd,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每晚1次(qn),卡托普利6.25mg每日2次(bid),比索洛尔2.5mgqd,替罗非班注射液静脉持续泵入,低分子肝素钠注射液皮下注射等。
术后患者自诉无胸痛、胸闷,无心慌、气短等症状,查体:血压/70mmHg,双肺无明显干湿性啰音,心率:68次/分,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双下肢无浮肿。辅助检查:血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心肌酶谱、凝血常规等均无明显异常;复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导联呈QS型或rS型,ST段较前明显回落,T波倒置。
出院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下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冠状动脉支架置入术后、心功能KillipⅠ级。
出院用药方案:阿司匹林mgqd,氯吡格雷片75mgqd,阿托伐他汀钙20mgqn,卡托普利6.25mgbid,比索洛尔2.5mgqd。
随访情况:患者出院后坚持服用上述药物,自诉无心慌、胸闷、胸痛、气短等症状;复查血常规、肾功、肝功等未见异常。
临床生涯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