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数字科技馆
前不久,有位明星在参加综艺节目时,突然倒地猝死。虽然榕哥不是他的粉丝,但是也为其感到痛心。在刚看到这个新闻的时候,榕哥第一反应就是“运动性猝死”。即运动中或运动后出现症状,在短时间(一般认为是6小时内)发生的非创伤性死亡。很多人觉得会因为运动而猝死的,基本都是平时身体弱、不注意锻炼的人。所以这位平时热爱健身的明星猝死,大家都觉得接受不了。其实不然。榕哥给您举一个世界上最著名的运动猝死案例吧:公元前年希波战争,雅典人打败了波斯人,获得了反侵略的胜利。为了让故乡人民尽快知道胜利的喜讯,统帅就派士兵菲迪皮茨跑回去报信。菲迪皮茨是全军有名的“飞毛腿”,他接到任务后就跑啊跑啊,一口气都不敢歇。当跑到雅典激动地喊出“雅典人,我们胜利了”之后,就倒地而亡了。没错这就是马拉松赛跑的来历。虽然这个例子有点极端,但是咱们也能看到,一个非常擅长跑步的、训练有素的士兵,都会因为运动而猝死,更别说咱普通人了。但是要说运动性猝死和身体好坏没关系,肯定也不对啦。根据统计数据,运动性猝死多为心源性猝死,其比例高达70%左右。也就是说运动性猝死者心脏有问题的人,占了很大比例。在运动中心率增快,心脏的收缩力增强,致使心肌氧耗增加。有些人的心脏有潜在的供血不足,就会使心肌缺血加重,引发心肌梗死以及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导致猝死;还有一些人患有结构性心脏病,如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主动脉瓣重度狭窄等,在运动时,心肌收缩率增强,结构性原因造成心搏量不足,也会引发猝死。那么经过排查,心脏什么问题都没有,是不是就安全了呢?也不是。非心源性的猝死,比如呼吸系统疾病、脑血管疾病、特发性肺动脉高压、病毒性脑炎、病毒性心肌炎等等,也会导致运动性猝死。另外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是,在有明显身体撞击的运动中,比如足球、篮球、橄榄球,运动撞击对心脏产生力的作用,恰好落在了心室易颤区,也会引发恶性室性心律失常而引起猝死。千万别以为自己经常锻炼、身体倍儿棒就没事的,每年马拉松,榕哥都能听说那么一两例猝死事件。其中甚至还有退役的特种兵。而且随着近些年教育改革,学校对于体育的重视加强,偶尔也能听说有学生期末考试跑猝死的。想要避免类似悲剧发生,榕哥有这么几点建议:1、组织方一定要做好应急预案。组织人员必须具有心肺复苏(CPR)的知识,活动场地有随时可以调配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急救工作在4分钟之内可以进行。2、定期进行体检,特别是心血管系统检查,彻底排查潜在疾病威胁。在参加剧烈运动或比赛前更是如此。3、保证充分的热身,让尽可能多的血液流向心肺和肌肉,以保证在进入高强度运动后,人体能量代谢能满足运动的需求。4、不提倡未经训练的人参加高负荷、大强度、高风险的竞技运动。5、不能硬撑。感冒、发烧不要运动。运动过程中出现很明显的气喘、胸闷、胸痛,要立刻减缓运动或暂时退出运动。6、跑步结束不要立刻停下来,最好能走上10~20分钟,同时做深呼吸,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总之,咱运动是为了更健康,不是为了练而练。用命换成绩,真心不值得!更多阅读:观点丨不跑马拉松的四个理由
运动员心脏:年的争议与发展
深度:耐力运动与心脏,是敌是友?
挑战权威的研究:运动员猝死的病因分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