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访谈嘉宾
倪初源
首届“黄山好医生”,“新时代黄山好青年”
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
安徽省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专业擅长:脑血管病,神经介入。
主持人:海燕(左)倪初源医师(右)
了解完整知识丨点击下方收听
朱老太太脑球大面积梗死的遭遇
年3月8日凌晨,82岁的朱老太太起床上厕所后突发意识不清,右侧肢体瘫痪跌倒在地,急诊入院。.
急诊医生快速诊断为急性脑梗死,神经内科医师进一步评估,医院在发病6小时以内,急诊完善核磁共振证实为右侧大脑半球大面积梗死,右侧颈动脉闭塞。
卒中中心介入团队评估后认为有急诊血管内介入取栓指征,经过1.5小时的手术抢救,右侧颈动脉成功再通,右侧大脑半球血流恢复。术后积极药物治疗患者意识逐渐转清,但右侧肢体瘫痪未见明显改善,后期将是长时间的康复治疗与家庭照护。
01
朱老太太发生急性大面积梗死原因是什么?
从家属口中得知患者有多年的心房颤动、心功能不全、高血压病史,不规则服用降压药物。
急诊心电图提示快速心房颤动,及从脑内取出的血栓明确了病因为心源性栓塞。
02
房颤为什么会导致脑梗死呢?
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心脏不规则跳动导致心脏每次收缩不能将心脏内的血液全部输送出去,留在心脏的那部分血液就很容易凝固成血块。
这些粘附在心脏的血栓一旦脱落就会随着血流到达全身各个部位。而堵塞脑血管的就是脑梗死。房颤引起的脑梗死占所有脑梗死发病的20%左右,且恶性脑梗死多发。
03
什么检查能诊断房颤?
社区卫医院对65岁以上的老年人应行积极的心房颤动筛查,推荐脉诊加心电图检查。
而对于阵发性心慌、心悸、心律不齐等高危患者长时程心电监测可提高房颤检出率。
04
体检发现房颤,但没有症状也会导致血栓吗?
大部分的阵发性房颤在发作时有心慌、心悸、胸部不适及乏力等症状,但持续性和永久性房颤由于患者适应了不规律的心跳多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很多人就认为不必要吃药。
然而现实是只要是房颤发生就有血栓的风险,房颤患者发生脑梗死风险增加5倍,所以即使没有感觉也应该规范治疗。
05
房颤可以预防吗?
很多原因可以引起房颤,如心肌缺血或结构性心脏病、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亢进等。
临床通过改变心脏缺血状态、心脏射频消融手术、纠正电解质紊乱、治愈甲亢等可减少房颤的发生,甚至治愈。
重要提示!这个评分表很重要!!
绝大多数房颤患者均应该抗凝治疗,而国人房颤抗凝治疗率仅13.5%。抗凝治疗可使脑卒中风险降低60-70%。我们常用CHA2DS2-VASc评分指导抗凝治疗。
(1).CHA2DS2-VASc评分≥2分且出血风险较低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患者,推荐抗凝治疗,可选择的药物包括华法林(INR2.0~3.0),或新型口服抗凝剂如达比加群、利伐沙班、阿哌沙班、依度沙班等。
(2).CHA2DS2-VASc评分为0分的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不推荐使用抗栓治疗
(3).CHA2DS2-VASc评分为1分的非瓣膜心房颤动患者,如果出血风险较低且既往无抗栓治疗,可考虑抗凝治疗或服用阿司匹林。
(4).对于那些不适合抗凝治疗的高危患者,可以考虑行左心耳封堵术。
06
房颤患者生活中注意事项有哪些呢?
(1)适当规律运动:研究显示适当的运动能预防房颤,减轻房颤患者心脏负荷,减少房颤复发等。适当的运动一般指有氧运动,包括跑步、游泳、骑车、爬山等,且在运动后没有不适。
(2)房颤抗凝患者应尽量避免接触性运动,碰撞、撞击等均会增加出血风险。
(3)按时服药:抗凝药物每天定时服药有利于体内药物浓度稳定,口服华法林者应定期监测INR,目标值控制2-3之间。
(4)口服华法林患者应注意食物对药物浓度的影响
口服大量的绿叶蔬菜如菠菜、生菜、西兰花、芹菜等会降低华法林的药效。
而胡萝卜、大蒜、生姜、芒果、菠萝、樱桃、海带、深海鱼油等可能增强华法林的抗凝效果。吸烟与饮酒会加快华法林的代谢。
建议忌烟酒,相对规律的饮食,一旦饮食结构医院复查INR。
(5)注意保健品、中药及其它药物等对华法林抗凝治疗的影响。
使用前应明确相应的成分,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6)注意出血倾向
注意齿龈、鼻腔、消化道、皮肤黏膜等有无出血征像,一旦发现皮下淤斑、口腔、鼻腔出血、黑便等及时就医。
07
心源性卒中,预防成本远低于治疗
对比朱老太太的高额的手术抢救费用、后期长时间康复和家庭照顾,心源性栓塞规范抗凝治疗成本最低。
内容来源:医院神经内科主治医师倪初源
“年会更好”
“点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