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在急性冠状动脉(冠脉)综合征中很常见,同时,它是患者心律失常性猝死的一个重要指标。持续性室速已被证实同高心血管死亡风险相关,但是,合并有其他危险因素或延迟出现的非持续性室速的预后价值还不是很确定。最近,医院的Bui等分析了PLATO试验的数据,旨在探讨非持续性室速预测心脏性死亡的作用。
该研究的数据来自于PLATO试验。PLATO试验用于评价替格瑞洛(ticagrelor)和氯吡格雷(clopidogrel)的抗血小板效果,因需评价两种药物对于心率的影响,入组患者分别于入院后(急性期)以及1个月后(恢复期)各做1次7d心电图,记录到急性期心电图的共2,例患者,而记录到恢复期心电图的患者为1,例,平均随访时间为1年,主要研究终点为心血管死亡。
研究者发现非持续性室速和心血管死亡之间有很强的时间相关性。在入院后的最初30d内,非持续性室速和心血管死亡呈明显的正相关(2.2%vs.0.9%;校正的HR:2.84;95%CI,1.39~5.79;P=0.),加入NT-proBNP作为观测指标后依然如此,而且造成死亡增加的因素并不是心律失常。有一点需要说明的是,入院后48h内发生的非持续性室速是没有明显临床意义的。同样的,入院1个月后的7d心电图发现的非持续性室速也预示着高的心血管死亡率并且以两个月内的风险为高(1.9%vs.0.3%;校正的HR:5.48;95%CI,1.07~28.20;P=0.01),两个月后风险逐渐下降,直到5个月后两者之间没有明显相关性。有近一半(46.1%)的冠脉综合征患者至少有过一次非持续性室速发作,24.5%的患者急性期有非持续性室速发作而恢复期没有,9.9%的患者正好相反,有11.8%的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均有室速发作,而正是这些在急性期和恢复期均检测到非持续性室速的患者心血管死亡风险最高。
该研究较既往研究的最大不同在于它贯穿了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始终,纳入了多种危险因素分析,同时采用了7d心电图用于评价心律失常,发现非持续性室速是急性冠脉综合征后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且除了血管再通和使用β受体阻滞剂,其他方法均不能降低心律失常性死亡,包括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和植入ICD。
最终研究者认为,非持续性室速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急性期和恢复期很常见,合并有非持续性室速的冠脉综合征患者心血管死亡的风险在起病30d内最高,度过了急性期到了恢复期,这种风险依然会持续存在好几个月。这对于实际临床工作是有指导意义的,医生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用相应的治疗手段和措施。
图1:合并有非持续性室速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的心血管死亡风险。左图显示从入院到30d的kaplan-meier死亡曲线(2.2%vs.0.9%;校正HR:2.84;95%CI,1.39~5.79;P=0.),右图显示从30d到1年的情况(2.8%vs.2.3%;校正HR:1.08;95%CI,0.63~1.84;P=0.79)。
文献来源:AnH.Bui,ChristopherP.Cannon,PhilippeGabrielSteg,etal.RelationshipBetweenEarlyandLateNonsustainedVentricularTachycardiaandCardiovascularDeathinPatientsWithAcuteCoronarySyndromeinthePlateletInhibitionandPatientOut北京白癜风医院有哪些那个好中科白癜风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