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19点40分,32岁的吴某家中突发晕厥,意识不清,随即被家人送到我院急诊科。经过一系列抢救和治疗,患者转危为安,并转入ICU接受进一步治疗。
目前,患者已出院,逢人就说:“我的医院急诊科的医护人员给的!”他的家人对医护人员的精湛医术,悉心照顾患者的点点滴滴,感激不尽,赞不绝口。
通过此次急救,医院急诊科、ICU医护人员处理突发应急事件的能力和救治水平,医院多学科、多部门协作能力,医院医护人员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他们奔忙在临床一线,在一次次与时间赛跑中,争分夺秒,忘我投入;在一次次与死神较量中,无私奉献,不离不弃,造福一方百姓健康。
相关链接
我国每年约有14万人死于心脏性猝死。医院或诊所以外,其中约有1/3的病人死于发病后数分钟至数小时,以致难以运送至医疗单位进行救治。绝大多数心脏性猝死的直接原因是心室颤动,而不是心跳骤停。在发生心室颤动前均有室性心动过速,由于室性心动过速的发作极短暂即转为致命的室颤,因此难以发现。
医院急救快速反应团队是当患者病情有恶化迹象时快速反应团队成员被召唤到床边立即对患者进行评估和治疗,目的是尽量不转移到重症监护病房抢救、防止发生心脏骤停或死亡。这样的团队已成为一种应用广泛的患者安全干预措施。
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病情急剧恶化,在未达到严重不良后果的几小时前,往往表现出一些危险信号(如异常的重要生命体征)。与心跳呼吸骤停发生后才被呼叫的标准心脏骤停或“蓝色代码”(紧急救援)团队相比,快速反应小组通常被用于普通内科或外科病房的危急干预。
有几种不同模式的快速反应小组存在(见上表),并且年共识会议倡导使用术语“快速反应系统”(RRS)作为一个统一的术语。
我院急诊科致力于快速反应团队的建立,对危重患者提供早期识别和干预,有效的降低了患者的死亡率,保证了患者安全。
点击下方蓝字阅读更多内容
医院门诊出诊一览表(6.3—6.9)
丰镇市医疗机构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工作线索自查摸排内容
世界无烟日:你不吸烟的样子,更帅!
十年磨剑,决战高考!《医院·健康手册》
编辑Editor|信息科
校对Proofreader|院办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