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新华医院心内科主任李毅刚教授个人简介

李毅刚,主任医师,教授,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山东夏津人,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上海交通大学心律失常治疗中心主任。上海市杨浦区第十二届政协委员会委员。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委。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律失常中心客座教授。美国心脏病学会委员(FACC)。美国心脏节律学会委员(FHRS)。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委员会委员。中德心脏病专家委员会委员。年获得德国歌德大学(J.W.GoetheUniversity)博士学位。

  李毅刚是中国射频消融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技术的最早掌握和推广人之一。至今已应用此方法成功治疗了余例快速性心律失常患者。曾经帮助过中国和德国30医院建立了此治疗方法。医院培养出多名电生理专家,已工作在美国、德国及其它欧洲国家。曾在德国歌德大学(J.W.GoetheUniversity)医学院以正式心血管内科医师、主治医师的身份工作过九年,同时参与过5项心血管领域国际性临床试验和多项基础研究工作。独立完成万余例心脏介入手术,包括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冠状动脉介入术(治疗各种复杂、高危冠状动脉病变),起搏器、除颤器的安置(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和有猝死危险的患者),经皮二尖瓣成形术和房间隔和室间隔封堵术。第一位在德国以华人的身份获得开业办院许可。对缺血性心脏病室性心动过速、房颤、房扑、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机制研究和治疗方面所取得了多项重要的成果。六项为国际创新或首次开展的射频消融技术,包括:首次证实了折返是冠脉窦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的机制之一;证实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可发生于正常HV间期患者,并阐明了其发生机制等。因此也于年4月获得歌德大学医学院荣誉奖“歌德大学(J.W.GoetheUniversity)电生理杰出贡献奖”.年9月获得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心房颤动基础和临床研究杰出贡献奖”.关于阵发性和慢性房颤消融后复发的预测研究获得国际心血管大会“CardioRhythm”“最佳论文奖”.年10月获得“全球华人心脏病服务杰出贡献奖”.年9月“复杂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和基于三维标测系统引导的消融治疗新方法”获得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脏性猝死综合防治”获得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及年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年11月获中国侨联、国务院侨办颁发的“全国归侨侨眷个人先进”荣誉称号。担任《GermenPacingandElectrophysiology》杂志、《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心律失常杂志、《国际心血管病杂志》、中国起搏与电生理研究等杂志杂志编委或编委通讯编委。发表研究论文70余篇,其中SCI收录51篇;主编专著4部,参编专著10部(英文1部,中文9部)。在德国参与培养博士研究生3名。年4月被评为上海市杨浦区“十大杰出青年”.获得多项上海市科委项目。年获上海市浦江人才计划资助;年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资助。年获上海市医学领军人才称号。年,年和年获得三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多项上海市课题。是三项十一五攻关课题的主要参与人员。

  特别擅长:快速型心律失常(房颤、房扑、房速、室早、室速、室上速等)导管射频消融,冷冻球囊消融;缓慢型心律失常(心脏停搏、病窦综合征、房室传导阻滞等)起搏治疗;心力衰竭的再同步化治疗(CRTP/D);冠心病介入治疗等。

主要工作:

年--国际首例心脏移植后病人的房扑的射频消融治疗,首次证实右房峡部双电位可分离(JCardiovascElectrophysiol.Nov;7(11):-)。

年--开始使用导管介入方法治疗心肌梗塞后室性心动过速。

年--开始使用导管介入方法治疗心肌病,右室发育不良及其它有器质性心脏病的室性心动过速。

年--首次建立了离体兔心脏模型研究尖端扭转性室速(JCardiovascElectrophysiol.Oct;8(10):-)。

年--具有抗心动过缓起搏器功能的心脏自动转复/除颤器经静脉系统植入的安全性评价(ZKardiol.Feb;86(2):-)。

年--无接触的标测(Insite)的临床预试验。

年--开始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年--国际上首次证实供体心脏早搏诱发受体心房扑动/颤动是心脏移植后病人症状性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并成功治愈(Europace.;1:-)。

年--心电解剖系统(CARTO)用于临床治疗各种复杂的快速性心律失常。

年--国际上首次对比了T波交替(TWA)、电生理检查和其它非介入性方法,并证实T波交替是预测ICD病人室速/室颤发作方面的重要价值(JCardiovascElectrophysiol.;9(12):-)。

年--国际上首次建立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定量分析模型(JCardiovascElectrophysiol;11:34-40)。

年--肺静脉隔离治疗心房颤动。

年--国际上首次系统评价隐匿性拖带在非手术病人不典型房扑的射频消融治疗的应用价值(JCardiovascElectrophysiol.;11(2):-)。

年--新型起搏器(AT等)预防和治疗房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颤动。

年--国际最大系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伴一度房室传导阻止病人消融治疗(EuroHeartJournal;22(1):89-95)。

年--国际上首次证实折返是冠状动脉窦起源的室性心动过速的机制之一(JCardiovascElectrophysiol;13:-)。

年--国际上首次证实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可发生于正常HV间期的患者,并证实了其发生的机制(JCardiovascElectrophysiol;13:-)。

年--国际上率先进行了有器质性心脏病室颤的射频消融(JCardiovascElectrophysiol;15:1-4)。

年--率先在国内开展了双LASSO技术治疗房颤的新方法。

年--率先开展了肥厚型心肌病室速的消融。

亲自主做的手术或操作:

射频消融治疗各种快速性心律失常余例

起搏器安装台/年

体内自动除颤器(ICD)的安装台/年

冠状动脉造影余例

PTCA,支架植入治疗冠心病余例/年

社会活动:

上海市杨浦区政协委员会委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知青联副主任委员

上海市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副主任委员、兼起搏与电生理学组组长

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常委

上海市生物医学工程学会起搏与电生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美国心脏病学会委员(FACC)

美国心脏节律学会委员(FHRS)

中国医师学会心血管委员会委员

中德心脏病专家委员会委员

亚太心脏协会(APHA)委员

东方心脏病学会议心脏节律论坛坛主

《GermanPacingandElectrophysiology》编委

?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通讯编委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编委

?中华心律失常杂志?编委

?中国起搏与电生理研究?杂志编委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编委

?中国循环研究?杂志编委

年6月-年10月中国留德生物、医学学会委员会委员

年10月至年3月中国留德生物、医学学会主席

年10月至年3月中国留德学者、学生团体联合会委员会委员

年3月参加了“中国心”活动--留德心血管病专家学者回国交流服务团--

年9月组织了欧洲心脏病学年会卫星会--心血管疾病介入治疗的新进展--参与组织了四届中国留德生物、医学学会年会,和各种回国讲学、考察及交流活动.

年5月上海市杨浦区“十大杰出青年”。

年9月获得中华医学会心电生理和起搏分会 "心房颤动基础和临床研究杰出贡献奖"

年2月获得国际心血管大会“CardioRhythm” “最佳论文奖”

年10月获得"全球华人心脏病服务杰出贡献奖",

年9月“复杂心律失常的机制研究和基于三维标测系统引导的消融治疗新方法”获得上海医学科技二等奖。

年“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脏性猝死综合防治”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年“室性心律失常与心脏性猝死综合防治”获得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

年11月获中国侨联、国务院侨办颁发的“全国归侨侨眷个人先进”荣誉称号。









































白癜风山东专科医院
北京哪家白癜风医院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dktmx.com/jbwh/1039.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